武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 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亮相
湖北日报讯(记者李先宏、通讯员李桂冬、周小平、王欣悦)近日,2025湖北省暨武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在省科技馆启动,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指导参与的农业科普工作室亮相。
武汉农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通过开展科普“五进”和乡村振兴院士行等系列活动,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平台、“三农”科普宣传新阵地,初步形成以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为龙头、专家教授宣讲为重点、以全领域宣传普及为抓手的农业科普矩阵。
活动现场,展示了番茄新品种吉诺比利、优质生态米浮香鸭稻米以及食品安全检测卡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。
武汉楚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高价值蔬菜种子研发,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吉诺比利口感,味道浓郁,吸引众人品尝,现场十分火爆。
武汉上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残快速检测试剂盒展位前,人流络绎不绝。该试剂盒可检测12项农药残留及黄曲霉等,具有方便、快速、准确、灵敏等特点,适用于家庭农产品检测,整个过程只需8-15分钟。
武汉汇春名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来自有品牌“菜夫人”三七、田七、紫背天葵、木耳菜等盆栽菜,向广大市民推广家庭种菜新模式。配好的土,育好的苗,占地不到0.2平方米,便可打造自家菜园。
武汉永旺合作社采用稻鸭种植模式,能降低水稻种植和养鸭生产成本、提高产品品质、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,生产的浮香鸭稻米具有米质整洁、熟化好、晶莹剔透等特点。“浮香”大米一经推出,便受到消费者追捧。
武汉农学会秘书长、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负责人朱伯华介绍,武汉农学会和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致力于将“新品种”“新模式”“新技术”等农业新质生产力带入农业生产最前端,让农民增收,让农业增效,同时做好农业科普,让更多市民理解农业、关注农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