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
0898-08980898

网站公告:
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

无核品种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展示 > 无核品种

长安的荔枝-源自岭南的好山好水

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3:26:26点击量:

  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杜牧的诗句让杨贵妃的荔枝传奇流传千年。2025年的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热映,再度唤醒人们对这枚南方珍果的历史记忆。而鲜为人知的是,当年驰骋千里的驿马,有许多正是从岭南西道(今广西境内) 驮着荔枝北上。而今,广西已崛起为中国第二大荔枝产区,年产量超100万吨。这里不仅延续着千年种植智慧,更书写着新时代的“荔枝经济学”。

  广西地处北纬20°-25°之间,日照充足、雨热同期,丘陵地貌营造出天然的防寒屏障,形成荔枝生长的黄金地带。在这片土地上,孕育着超过300个荔枝品种,堪称“荔枝基因库”。

  灵山县新圩镇邓家村,一棵树龄超过1500年的“香荔古树”至今仍年产鲜果。其果实核小如米、肉质爽脆,被誉为“荔枝活化石”。围绕这棵古树,灵山发展出妃子笑、桂味、糯米糍三大主力品种:

  • 妃子笑:青红相间似美人初妆,肉厚核小,甜中带微酸,最早上市(5月下旬)

  • 糯米糍:果形偏心形,果肉乳白软糯,糖度可达20°以上,堪称“甜度冠军”

  北流市以“百亩荔枝海”闻名,主产的鸡嘴荔因核小如鸡嘴得名。果农采用“塘基荔枝”生态模式:鱼塘提供灌溉水源,塘泥作为天然肥料,荔枝树为鱼塘遮阴,形成循环农业典范。

  • 藤县江口荔:古西江河道冲积土培育出的稀有品种,带有蜜香与兰花香复合香气

  据《广西通志》记载,唐代容州(今玉林容县)设有专门进贡荔枝的“荔枝驿”。驿道从北流经鬼门关至中原,快马七日可达长安。如今容县境内仍存有“荔枝驿”古碑,见证着这条甜蜜的疾驰之路。

  • 灵山荔枝节:每年六月举办,包含“荔枝拍卖会”、“古树认养”、“荔枝宴大赛”等特色活动。2023年节庆期间,单日游客量突破15万人次。

  • 合浦疍家荔枝船:沿海疍家人将新鲜荔枝与海盐、姜片同煮,制作成防治海洋湿气的食疗佳品。

  • 壮族荔枝婚俗:桂西地区壮族婚礼中,新娘需向宾客赠送双数荔枝,寓意“成双成对、多子多福”。

  北宋文豪苏轼贬谪海南途中,曾在广西梧州品尝荔枝,留下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的千古名句。广西彩调剧《荔枝姑娘》、壮族绣球上的荔枝纹样,无不彰显着这种水果的文化影响力。

  广西农科院荔枝研究所建成中国最大的荔枝种质资源圃,保存活体品种312个。通过航天育种、基因编辑等技术,培育出“无核荔”、“桂荔红1号”等新品种。其中“桂早荔”将成熟期提前至5月初,比传统品种早上市20天。

  • “荔小吉”:广西农垦集团推出的荔枝饮料品牌,2023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

  • “灵山香荔”:高端鲜果品牌,实行“一果一码”溯源,精品盒装荔枝售价达198元/斤

  荔枝种植存在明显“大小年”现象,2023年广西荔枝产量达120万吨(大年),而2024年预计仅65万吨(小年)。科研团队正通过疏花疏果、激素调控等技术平缓产量波动。

  相比广东“增城挂绿”、福建“兰竹荔枝”,广西荔枝品牌价值仍有挖掘空间。目前正推行“区域公用品牌+企业品牌”双战略,打造“桂字号”荔枝形象。

  2023年春季持续干旱导致灵山部分果园减产30%。广西开始试点“荔枝农业保险”,建立气候灾害补偿机制。

  • 品种结构化:早、中、晚熟品种比例从3:5:2优化至4:4:2,拉长供应期

  站在灵山千年荔枝古树下,触摸皴裂的树皮,仿佛能听见穿越时空的回响:唐代驿马的喘息、苏轼的吟诵、果农的欢笑,与如今无人机飞过的嗡鸣交织成奇妙的交响。

  广西荔枝的故事,是一部人与自然千年的对话史:从依靠天时的传统种植,到科技赋能的高效农业;从地方性的风味特产,到全球化的商品链;从满足口腹之欲的鲜果,到承载文化的符号。

  这颗红果见证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缩影——既尊重自然规律,又敢于创新求变;既深耕地方特色,又拥抱全球市场。当我们在夏日剥开一颗广西荔枝,品尝的不仅是清甜多汁的果肉,更是一种延续千年的生活智慧,和一个关于创新与传承的中国故事。

  正如广西民间谚语所说:“荔枝红,百业兴。”这抹岭南夏日的红色,正染出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崭新图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